设计构思/设计理念/关键词:建筑-上海,图书馆,室内设计前世今生1990年3月,学校决定利用包玉刚先生捐赠建设包兆龙图书馆的余款等资金建设新图书馆。新图书馆形似帆船,是闵行校区第一座正式图书馆。新图书馆于1991年 ...
前世今生 1990年3月,学校决定利用包玉刚先生捐赠建设包兆龙图书馆的余款等资金建设新图书馆。新图书馆形似帆船,是闵行校区第一座正式图书馆。新图书馆于1991年7月竣工,建筑面积12300平方米,阅览座位1400个,设计藏书量100万册。为表示对包玉刚先生永久的纪念,校方征得家属同意,特将新落成的图书馆命名为包玉刚图书馆。1992年4月8日,包玉刚图书馆开馆典礼举行。 场地解读:轻质介入 包玉刚图书馆目前作为改造项目刚刚完成土建等各个方面的改造,包括天花、地面、墙面等都施工完成不久。设计是基于包玉刚图书馆原有的装修进行的整体改造,其中最大的难点在于在尽量不破坏原有土建装修完成面的前提下,和最大化利用预制构件家具达到设计效果的情况下进行一次干预式的整体改造更新。因此我们在设计中运用模块化来实现,对每一层的设计都提前在工厂完成模块化预制,再搬到现场进行施工作业。 包玉刚图书馆位于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西区核心位置,周边环绕众多教学楼与宿舍、食堂,南部的思源湖景色十分优美,植物茂盛、视觉资源丰富,前广场开敞、可利用空间大,同时也地处校门重要节点。 总体策略:利用预制构件家具的插入式整体改造 设计团队在初期对图书馆现存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整理,针对待改善的问题总体上运用了整体改造的方式,也就是利用预制构件家具的插入式整体改造,试图让使用图书馆的人都能参与,从而激发室内环境的活力,提升空间品质,其具体操作包括:在一层插入了钢结构天花构件;二层通过插入自有的天花来划分空间;三层用模块组合搭配产生多种新型空间;在四层通过插入不同书屋营造了一种结合真实可触摸的室内景观;五层通过插入成品书架来聚焦同学们的需求和日常活动;六层插入船舱天花,模糊了天花的边界,使其与书架浑然一体。 通过整体改造的方式,提出了利用预制构件家具的插入式更新的总体更新策略,根据每一层不同的需求,针对性的地进行设计,从而让使用者在满足阅读和学习的情况下有多重空间体验。整个设计兼顾了图书馆空间的实用性与新时代图书馆的美观舒适性,同时也打破了以往图书馆单调、封闭内向型的图书馆内部空间布局。 引言 图书馆空间是校园生活的主要发生场所,空间也影响着每一个使用者。图书馆的主要使用人群是学生,对他们来说,图书馆不仅是学习知识的空间,也是探索生活和营造不同层面情感的交流场所。 在一楼,我们重点关注同学之间的友情,用流行色和多样的空间激发交流;在二楼,青春期萌动的爱情是关注重点,多义的阅读空间创造了多种可能性;在三楼,我们营造了同舟共济的学习空间,幻想在属于未来的校园记忆中有同学间并肩作战的场景;在四楼和五楼,我们考虑到莘莘学子求知若渴的心态和对于走出校园、走向社会的向往,为此打造的图书馆空间就如同创造一个包容万象的知识殿堂;最后在六楼的船舱空间的集中式的设计,期待触发学生的专注力,助其扬帆起航。 针对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性,总体更新营造了从空间生产到多样化情感的空间生长,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积极性,并促进学生情感社交层面的健康成长。 同窗友情:回忆初见 一楼:多样空间,灵活可变 若你来过交大校园,也许会发现梭罗(Thoreau)的瓦尔登湖式隐居离现实生活并不远。无论图书馆这个形体体块看似多么冰冷方正,围绕着中庭和交通布置的空间,置于青葱包围的湖水之畔,任何人和她产生交集的那一刻,也许都能感受到古代文人于高山流水之间会饮雅集的时刻。 技术策略 极少(minimum):空间可变 一层公共区域采取了灵活度极高的轨道展位,布展时可将展帘悬挂,撤展时亦可变为大空间休闲区域,预留框架式展览导轨,虽局限在给定框架中,但却充满无限可能性。在整个一层展厅空间中我们用最少的成本和材料插入了钢结构天花构件,而这些展架及导轨等构件也是在工厂中事先预制好的,运到现场即可迅速安装。 主服务台的设计保持谦逊的姿态退入背景中,用弧线的骨架构成天花,同时于背景书架墙构成一体的设计。 插入的导轨天花犹如紧绷的丝线缠绕在上头,本来横平竖直的空间被天花构件分割,形成一套斜线秩序;可变动的展板区域就像屏障一般,使窗外的景观跳跃式地进入眼帘,展示导轨色彩选择了国际流行色蒂芙尼蓝,形成活泼且灵动画面。 纯真爱情:自由地飞升 二楼:多义行为的容纳 沿着湖畔飞升的空间必定是自由的,就像青春期的爱情。当代意义的阅读空间已经不是一个单纯吸收知识的场所,她更是一个交流和触发青春回忆的场所,我们在这里碰头,计划未来,交换彼此的心声。 此起彼伏、此消彼长,空间就像一支当代流行舞,律动和音符之间充满着爱和心动,无论是晴天还是阴天,在这里可以让一切都浮动起来。 技术策略 自由(free):划分空间 二楼空间主要模拟人脑部神经网络,通过将吊顶、书桌与书架等进行串联,形成一种连续而连通的空间体验。这些串联组件自然地将空间划分,形成多个自由的空间区域。二层设计来源于传统笔墨,一支笔在纸上滑过留下的痕迹就可以将纸面划分,将笔墨三维化就可以运用到建筑空间中,在二楼采用的形似笔墨的自由吊顶、书架等就很好地将空间划分开。对二楼公共空间采用预制装配式吊顶,在设计时需要统一尺寸、规格,再到工厂预制加工,最后统一到现场安装。 沿窗长桌一览思源湖的广阔湖面,可以休憩也可以学习,多边形拼接桌子在满足接电需求的前提下亦可以灵活组合,微型大台阶可变成一个丰富的承载空间,可以在这个区域进行讲课、研讨、放映等活动。
三楼:色彩与图画像素 在自由的空间呆久了,一定会想要与人说说话。孤独的暗光道路上总要有同伴共迎曙光和彩虹。三楼的学习空间是一个一个互助合作社,她默默地生长,彼此独立而又内在扩张。 也许在未来,分离不代表距离,未见面不代表不想念,失去联系不代表忘记友谊。在忙碌交织的岁月里,造一座五彩缤纷的知识城堡,它由并肩作战的情谊构成,一层一层在空间展开,成为图书馆日常的奇迹。
三楼的区域采用500mm*500mm的模块盒子组合成不同的区域点,这些模块化的盒子的多种组合方式能够使造型规则且协调,同时也能灵活地控制各个区域点的尺寸大小。在模数中找出变化来,同时充分考虑视线等问题,用不一样的模块组合形成不一样的视觉效果。 半包围的低矮书架不阻挡视线的穿越,同时休闲可移动的小型研讨区域也丰富了除了阅览区域之外的活动空间。另外,所有走线都是通过这些柜子连接到桌子上的,确保每一个桌子都有电源连通。 SJTU打卡墙为学生提供了又一处校园记忆集中承载地,学生可以在此进行毕业照打卡等活动。 三楼最为明显的特征就是采用了活跃的色彩,以一种像素点的方式来设计地面,这些点采用橘色、蓝色、绿色三种色彩形成马赛克区域,其中蓝色、绿色代表沉静,橘色、红色代表热烈,色彩搭配冷暖结合。预制地面板的饰面材料展现不同的色彩变化,通过不同色彩的地面板的灵活组合,实现了富有冲击效果以及代表青春活跃特征的地面效果。 求知热情:摘得诺奖桂冠 四楼:五所交大精神的集中承载地 在太宽敞的地方呆久了,你也一定会想回归某处角落,在思想中漫游、冥想。校园就像是你的避风港湾,图书馆就像是你往深处和远处探索的路牌。 你找到一处安静的地方,细细品味手中的三两纸张,和古往今来的思想对话,和窗外的自然对话,仿佛这里的一切从来都是沉静的。她默默地生长,只有思想向上运动。 技术策略 解构(deconstruction):室内景观 四楼的设计采取了一个整体思维,将整个一层看成一个世界,或者一个景观点,将四层解构,就能看到带有不同材料特征的五个独立的屋子,这五个屋子既是这个四层空间的支点,通过在屋中插入预制好的五个屋子,在室内营造一种独特的景观空间。 靠窗共计60m的长桌将空间延伸,通过眺望室外形成很好的视觉延伸,形成一种室内景观与室外景观的互动。四层设计中结合五所交大的特征设置了五个各具特色的书屋,同时提出“书籍漂流计划”,旨在通过书屋中的书籍交换,进一步向学生普及交通大学的悠久历史,饮水思源、爱国荣校的思想。在建造过程中,提前做好的五个屋子运送至现场,五个屋子分别代表一种材料,让使用者能真实感受建筑材料的魅力。 自由心情:在思想的星空下 五楼:线性空间的交叠关系 图书馆被绿树和湖畔的风簇拥着。校园生活短短几年,我们为之骄傲,内心亦隐隐向往着属于城市的自由。这清丽脱俗的风景之框将建筑空间定格般纳入秘境,也昭示着空间内部的自由流动,把自然和城市纳入空间设计的一部分。 今日的图书馆应承载一个完全流动的空间,它是不是最大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给空间里的年轻思想提供怎样的成长环境。 技术策略 组合(combination):成品书架 五层用成品书架的组合形成不同的线性空间,这些成品书架通过不同高度,不同数量,进行错位扭曲,使公共空间变得更加丰富。 同时采用了木色与绿色等象征着生机与活力的色调包裹,学习空间虽被书架隔开,但隔而不断,同时便于配合报告厅,将其作为参会人员的休息空间延展,空间灵活性高。 五层设计理念取自“拂云游四海,弄影到三”。水流哲学当中蕴含着大智慧,当今世界被信息流所裹挟,需要在不断变化的世事中沉下心来,在流水一样的书架中静心研讨与学习。 专注深情:上下而求索 六楼:船舱内的独立空间 我们倚靠在书架旁,读到伍尔夫(Woolf)的《一间自己的房间》,“没有什么可以墨守的权威,而是我们得独自行走,我们的关系是与这个现实世界的关系”,读到阿伦特(Arendt)说要“理解这个世界,并作出我们的判断”,我们会在道路上与朋友告别和再会,而后陪伴自己走过知识的漫漫旅途。 与图书馆的前人进行智慧对话,它渐渐描画出一个道理,所有艰难的思考和训练,在最后都要表现出一种不可思议的轻松,这就是独立精神。 技术策略:透明(transparence):模糊边界 顶层作为图书馆中的安静区域,需要做最小的改动来实现最良好的效果,因此采用了弧线的骨架天花,天花由工厂压制成的曲面板条组成,其下方是胶合板组成的书架,使书架与天花浑然一体,同时也拉长了入口空间。另外整个空间呈现透明的状态,即站在船舱内既可以看向室内,也可以观室外景观。 方案将穿行通道与船舱做结合,象征着交大学生在时代发展的洪流中冲锋在前,乘风破浪,同时大量的独立且静音学习区域满足考试季的学生需求。 从空间生产到空间生长 整个图书馆的室内改造通过整体改造的方式进行更新,没有大拆大建的举动,同时通过模块化预制化的方式,在工厂中提前预制好再运送到现场进行施工,从而加快了施工速度,同时也对校内产生了较少的污染,实现了环保施工,极大地减少了对现场的破坏,节省了施工时间。 装配式装修能够灵活组合,利用更适当的材料,能够更加符合建造以及重置改造的要求,同时也能保证改造过程中的安全性、经济性以及可回收性;在整个包图的设计中也体现了一种可持续的设计理念以及用预制化的整体改造手段实现了更高效的工作方式。
交大包玉刚图书馆空间改造设计/奥默默工作室//交大包玉刚图书馆空间改造设计方案设计 |
-
水系水网公园景观规划设计-运河公园-大运河
gucc1992 1人在下·精品·设计资源 -
10个口袋公园街头公园市政绿地改造-某开发
gucc1992 1人在下·精品·设计资源 -
融创顶豪住宅大区景观设计|宅间花园四季植
yupeng2341 1人在下·精品·设计资源 -
定制IP全龄儿童乐园-书院文化-融创西城宸阅
yupeng2341 1人在下·精品·设计资源 -
九年一贯制学校景观工程|小学初中学校景观
yyw2336917 1人在下·精品·设计资源 -
现代简约低碳碳中和应用示范中心|碳中和科
yyw2336917 1人在下·精品·设计资源 -
星空星际主题主题商业街-海洋水元素大区景
yupeng2341 1人在下·精品·设计资源 -
互动型科技装置|洞庭生态创新城金茂悦东风
yupeng2341 1人在下·精品·设计资源 -
生态科普休闲儿童乐园-山地儿童公园设计-成
WINTER 1人在下·精品·设计资源 -
宋井文化主题旅游盐文化小镇宋文化主题公园
lanyixier 1人在下·精品·设计资源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