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构思/设计理念/关键词:建筑-河南,建筑-日清设计,建筑-郑州,度假酒店,建筑设计,酒店建筑伏羲山生有杏艺术酒店中国,郑州,我们没有投入到冗长的表达中去,也没有迷失在光与影的细节中,而是感到自己面前有一种寻 ...
项目背景 项目落在伏羲山区尖山风景区的山顶,海拔800米。据《山海经》载:晨起伏而凭之,烟霞弥漫,万顷茫然,峰峦尽露其巅,烟移峰动,如众鸟浮水而戏…… 伏羲山间林木茂盛,拥有国内罕见的万亩野生杏林,杏树遍布田间地头山坡和农家的房前屋后。每年三月春分时节,漫山遍野的杏花竞相吐蕊开放。 本案名为“山生有杏”,是希望建筑能够成为自然肌理的一种脉络。建筑既是旅客休憩的一个驿站,也是山林野趣的一部分。 设计初衷 伏羲山间除有杏花,还有奇石。我们想象建筑就是山上的石头。这几个石头在非常久远之前就屹立山巅,岁月流逝,云海退去,留下一处风雪打磨过后的空境。 形式由来
形体的产生以山间石头和岩洞为灵感,随意的堆砌在山顶的路边。其错动的空间即是光泄入的地方,也是可驻足观景的场所。 以建筑和自然之间的对话为解题思路,探讨当代建筑形式、时间叙事与场所交流之间的多种可能性。 功能流线 整个建筑包含餐厅、艺术展厅、客房和公共观景塔等功能。建筑长边顺应山路设置,最大化展开南向的景观面。酒店的价值旨在连接与传递,通过光影在空间中的叙事关系,构建了一个属于这个地域的集体记忆。 沿石尖路转过十八弯后可抵达尖山山顶,看见的第一眼便是观景塔。塔伫立在一个地势相对较高的坡上,使得它的高度得到进一步抬升。周围的村民经常上到山顶来,所以在这里顺势设置了大台阶,为他们提供一个视野开阔的休憩场所。 酒店的主入口靠近西侧,由一片片2M*2M的方石拾级而上,便抵达弧墙下方的虚空间,犹如进入一个神秘的山洞,给人创造一种趣味的归属感。 酒店前场是一片平整的空地,中间由一条0.2M宽的细长水流由内向外贯穿而出,直指天空。这个水流的设定是回应了原始场地此处的一条水沟,在此成为一个精神符号。 在整个场地中间设计了一段斯卡帕式精神化强烈的台阶。是路径需求的同时,这段设计也是建筑设计的一个户外延伸,让场地的每一处细节都渗透着理性的推敲和艺术的斟酌。 光影空间 光配合着建筑,使其变得纯洁,光随时间的变化以一种最基本的方式表达着人与自然的关系。 ——安藤忠雄 物的形象只有在光的作用下才能被视觉感知。正确的设光能加强建筑造型的三维立体感,提升艺术效果。同时,恰当的形体关系可以使得光具有更魅力的展示空间。 通过不同“石头”的搭接以及对“石头”棱角的打磨,光从错缝中泄入,使得人们可以看见时间的流动。 墙的设定从室内望出去,产生类似“洞帘”的效果。“ 形式不是你所看到的,是你所看到的开始。”设计是一种与环境有关的行为,一切定义都会形成一个独一无二的记忆点。 报告厅是一个相对敦实的体块,它的采光面藏在侧边以及屋顶。墙面采用留白,当光汇入的时候就是最好的装饰。 观景塔条形窗的设定克制了对景观的展示,但是却加强了框景的效果,反而将人的视线集中在有限的景观之中。 塔内设置了螺旋上升的楼梯装置,中间穿插与酒店相连的连廊和眺望台。登到塔顶便可俯瞰整个山光,清晨可以观云海,黄昏可以等日落,夜里可以赏星空。这里可以让人们更进一步接近天空,静下心来思考本真的自然和自我。 结语 石头有两次生命:一次是物质生命,万年沉积诞生于地球之表,苍古而悠久;一次是艺术生命,被人拾取欣赏于心神之间,清奇而当下。 前者属造物之功,后者乃人文之趣。故美学大家宗白华有论:“艺术是精神和生命贯注到物质界中,使无生命的表现生命,无精神的表现精神,一切有机生命皆凭借物质扶摇而入精神之美。” 技术图纸
郑州伏羲山生有杏艺术酒店建筑设计/日清设计//郑州伏羲山生有杏艺术酒店建筑设计方案设计 |
-
水系水网公园景观规划设计-运河公园-大运河
gucc1992 1人在下·精品·设计资源 -
10个口袋公园街头公园市政绿地改造-某开发
gucc1992 1人在下·精品·设计资源 -
融创顶豪住宅大区景观设计|宅间花园四季植
yupeng2341 1人在下·精品·设计资源 -
定制IP全龄儿童乐园-书院文化-融创西城宸阅
yupeng2341 1人在下·精品·设计资源 -
九年一贯制学校景观工程|小学初中学校景观
yyw2336917 1人在下·精品·设计资源 -
现代简约低碳碳中和应用示范中心|碳中和科
yyw2336917 1人在下·精品·设计资源 -
星空星际主题主题商业街-海洋水元素大区景
yupeng2341 1人在下·精品·设计资源 -
互动型科技装置|洞庭生态创新城金茂悦东风
yupeng2341 1人在下·精品·设计资源 -
生态科普休闲儿童乐园-山地儿童公园设计-成
WINTER 1人在下·精品·设计资源 -
宋井文化主题旅游盐文化小镇宋文化主题公园
lanyixier 1人在下·精品·设计资源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