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构思/设计理念/关键词:建筑设计,建筑-江苏,建筑-宿迁,居住建筑,建筑设计“乡村建设往往面对特定的使用人群及独特的地域文化,规划师与建筑师们理应深入当地环境、切实挖掘地域特征,以师古而不泥古的态度和手法 ...
“乡村建设往往面对特定的使用人群及独特的地域文化,规划师与建筑师们理应深入当地环境、切实挖掘地域特征,以师古而不泥古的态度和手法,去营造一场在地式新生。” 中国乡村,承载着璀璨的中华文明,承载着亿万新城市人口的美丽乡愁。而伴随着近二十年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大量农民进城,中国的乡村走向了衰败。据统计,中国总计自然村近190万个,而每年消失的村庄约有7000个,现存的村庄也普遍面临着空心化、老龄化的局面。 与冰冷的数字相对的,是近年来的热词——乡建。随着民宿度假的热潮鹊起,一批具有鲜明特色的乡居改造项目时常进入人们的视野,有些甚至成了网红,成为时尚的打卡圣地。然而,面对着上百万座散落于泱泱国土上的中国乡村,它们千姿百态,各具特色,是人与自然相处下的独立个体,仅仅依靠为数不多的乡村建设明星项目,显然难以为如此庞大的社会性乡建课题提供有效的参考。 2018年底,GLA接到宿迁市泗洪县朱湖镇新行圩改造项目的规划设计任务。本着营造当代的人居生活为核心理念,通过对新行圩的高频调研和深入交流,正视困扰这座老村的各种现实问题,“在地式”探索并实践这座老村的改造振兴,希望藉此实践记录能为广大乡村建设事业者提供另一番解答思路。 苏北乡村安置房设计实践/GLA 与温柔精致、古迹遍布的江南不同,江淮平原这块广阔平坦的土地,自古是四战之地,几乎没有什么保存完整的古代乡村。大到无边的田野,排至天边的杨树以及疏落地聚集着的农房,清晨的薄雾徘徊在无垠大地之上,江淮平原的农村,美得简单、朴实,大气又爽朗。 泗洪县城东北方向沿G343开上十多公里,右转下一条乡村公路,看到一片小水面,旁边就是新行圩。和大部分的中国农村相似,冷清的村里,只有一些老人在村口桥边发呆晒太阳。据了解,新行圩目前人口221户,多为留守老人,空心率在60%左右。 新行居委会全居面积8.74平方公里,下辖7个自然村。新行圩自然村紧邻国道,又依附于产业园一侧,成为居里规划的安置集聚之所,计划安置400余户。新行圩村总用地面积30.5公顷,其中规划建设用地15.04公顷,按照450户规模和给定的户型面积计算,容积率也将在0.5以下。低于城镇开发的容积率强度,是保证此次新行圩得以保留开阔的乡村居住空间意向的前提。 苏北乡村安置房设计实践/GLA 新行圩是以本村的环境特质——“圩”为名。圩,是指南方低洼地区防水护田的堤,也指以圩所围的田。圩子,亦称围子,指围绕村庄的障碍物,也指围墙内的村庄。这一个“圩”字,道出了新行圩的原始规划结构,2个圩子堆土而成,水绕周边,是村里最早的安居之所,其外为种植农田。现在2个圩子上的老建筑已悉数被毁,老圩子的东北角也被省道破坏,只留下水绕圩村的建设痕迹。这个“田围水,水围村”的圩区组织结构也成为我们重新规划村子的概念原型。 受分形的自相似结构的启发,确定了组团式供地的规划原则,分为多个居住组团,每个组团的分界是由现有的河道或道路包围而成,而当地常见的白杨树则成为住宅和分界河道或道路之间的缓冲介质,保证居住的私密性和舒适感。 水系形状和道路结构得到最大限度的保留,只在乡道和国道交接处做了微小的转折,改成垂直国道进入村庄,在提高安全性的同时也让入口道路的正对水塘,让村子的入口形象有更好的展示。我们希望通过对这些环境特征的保存,能够保持这个村子关于生活、历史、文化的连续性,让村民们感知到,他们依然生活在原有的乡土之上。 苏北乡村安置房设计实践/GLA 这次的设计任务,是真正做给农民住的安置房,它有改善农民居住条件的建设初衷,有彰显新行特色风貌的政治需求,有1500元的建筑单方成本的造价限制,有可以被推广复制的标志性示范区的社会责任。这让我们意识到,用城市化的审美无法教导式的引领乡村的价值理想,建筑师要从乡村生活的愉悦感出发去斟酌所使用的建筑语言。 根据村民们的使用习惯,在户型设计上保留了辅房的功能,用于布置厨房和餐厅,并放大厨房面积,以方便村民打造土灶。在进门处建造了存放农具的储藏空间,以满足农居里大量的收纳需求。 造型上,如何用最简单的形式形成有变化的形象,是我们的思考核心。根据当地建筑风貌和平衡房屋价值,所有的住宅都是南北双坡。不同的面积户型有进深的微差可以形成屋脊的变化,少量的退台能形成天际线的张弛变化,前后微小的错动布局能让内部空间和透视发生变化。 而为保证物理性能和造价的要求,严格控制立面窗墙比显得尤为重要。北向的小窗抵御寒风,南面的落地窗接受冬日阳光,这些元素也让立面产生了一定的韵律和变化。 材料选择上,白色涂料是最简单的可控制的外墙材料。在设计的初衷中,旧房拆下的红砖和灰砖会在建造中被回收利用在新建的院墙上,除了经济环保,也让村民还能触摸到一些从前的记忆,同时延续村庄的传统风貌。而实际建造中旧砖却被拆迁单位提前运走,虽另购新砖实现了想法,却费大功夫走了圈弯路,实现的效果亦打了折扣,而这正是乡建过程中的一个缩影。 改变乡村凋敝的现实,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需要从上至下各个阶层的积极参与。建筑师作为其中重构乡村空间的一个重要群体,在乡建实践中,很多都只是解决了城里人的“乡愁”,而忽视了村里人的“城愁”,使乡村成为附属于城市的一个配景空间。然而乡村不只是被支配、被改造的对象,而是经历了传统文化滋养、绿水青山庇护的精神根源。对指定乡村进行“此时此地”“在地式”的价值探寻和设计改造,是我们对乡建的态度,希望能够通过我们的设计,为乡村带去变革的力量。
苏北乡村安置房设计实践/GLA//苏北乡村安置房设计实践方案设计 |
-
水系水网公园景观规划设计-运河公园-大运河
gucc1992 1人在下·精品·设计资源 -
10个口袋公园街头公园市政绿地改造-某开发
gucc1992 1人在下·精品·设计资源 -
融创顶豪住宅大区景观设计|宅间花园四季植
yupeng2341 1人在下·精品·设计资源 -
定制IP全龄儿童乐园-书院文化-融创西城宸阅
yupeng2341 1人在下·精品·设计资源 -
九年一贯制学校景观工程|小学初中学校景观
yyw2336917 1人在下·精品·设计资源 -
现代简约低碳碳中和应用示范中心|碳中和科
yyw2336917 1人在下·精品·设计资源 -
星空星际主题主题商业街-海洋水元素大区景
yupeng2341 1人在下·精品·设计资源 -
互动型科技装置|洞庭生态创新城金茂悦东风
yupeng2341 1人在下·精品·设计资源 -
生态科普休闲儿童乐园-山地儿童公园设计-成
WINTER 1人在下·精品·设计资源 -
宋井文化主题旅游盐文化小镇宋文化主题公园
lanyixier 1人在下·精品·设计资源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