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三天,武漢園博園開門試迎客,向上萬市民展示園博會歷史上敢為人先的武漢造。
连续三天,武汉园博园开门试迎客,向上万市民展示园博会历史上敢为参与者先的“武汉造”。 这是一座建在100万吨垃圾山上的园博园。“这里曾是武汉最大的垃圾场,搬走它们需要10亿”,武汉园博会园林景观设计部负责参与者杨念东说:“而景观建筑师在全球率先使用了‘好氧修复+封场治理’技术,只花了2个亿就解决了问题。”家住银湖御园的孙大新回忆,过去这里污水横流,臭气熏天,长年不敢开窗。而今他家楼下就是占地3万平米的园博会主题设计公园景观设计“杉杉湿地”。推开窗,清新空气扑面,林中鸟叫声声。入园登上荆山之巅,放眼望去,117个展园如同大地的眼睛,星罗棋布在山水之间。荆山下留着一座没拆完的垃圾场原办公楼,红砖墙上“再续前垣”的铭牌,记录着武汉园博建设者的创新设计之举。 这是一届最亲民的园博会。往届园博会均选址在城郊,生态环境美,好城市规划设计,拆迁难度小。但武汉却大胆地将园博园搬进了居民区,克服重重困难,因地园林景观设计。虽然这是历届最不规则、最零碎的园博区,但却绵延数十公里,直接惠及常青花园、古田片、金银湖等50多个小区,让50多万武汉市民下楼就能逛园子。 这是一座会呼吸的园博园。建设者们采用最先进的技术,打造了海绵园区。道路设计全部采用透水砖,主题设计场馆设屋顶花园蓄水,沿路建雨水花园收集雨水,整个园区如一个天然的“绿色海绵体”,下雨时饱吸雨水,干旱时“吐”水浇灌花木。据介绍,整个园区不需要一滴自来水,收集的雨水能够自给自足,每年能节省水费150万元。 类似的园博会“武汉造”还有很多,比如建园过程中的废弃物全部重新设计利用;所有场馆屋顶建有太阳能发电系统;设计利用互联网+打造智慧园博。中国城市规划设计建设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徐海云评价,面对垃圾围城、环境生态割裂、渍水内涝等城市规划设计顽疾,“武汉造”园博会能够成为治理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的环境生态样本。 |
-
水系水网公园景观规划设计-运河公园-大运河
gucc1992 1人在下·精品·设计资源 -
10个口袋公园街头公园市政绿地改造-某开发
gucc1992 1人在下·精品·设计资源 -
融创顶豪住宅大区景观设计|宅间花园四季植
yupeng2341 1人在下·精品·设计资源 -
定制IP全龄儿童乐园-书院文化-融创西城宸阅
yupeng2341 1人在下·精品·设计资源 -
九年一贯制学校景观工程|小学初中学校景观
yyw2336917 1人在下·精品·设计资源 -
现代简约低碳碳中和应用示范中心|碳中和科
yyw2336917 1人在下·精品·设计资源 -
星空星际主题主题商业街-海洋水元素大区景
yupeng2341 1人在下·精品·设计资源 -
互动型科技装置|洞庭生态创新城金茂悦东风
yupeng2341 1人在下·精品·设计资源 -
生态科普休闲儿童乐园-山地儿童公园设计-成
WINTER 1人在下·精品·设计资源 -
宋井文化主题旅游盐文化小镇宋文化主题公园
lanyixier 1人在下·精品·设计资源
0